首頁 技術文庫 高階晶片異常點無所遁形 C-AFM一針見內鬼

高階晶片異常點無所遁形 C-AFM一針見內鬼

發佈日期:2024/1/16 C-AFM 異常
發佈單位:iST宜特

從電性量測中發現晶片故障亮點,逐層觀察到底層仍抓不到異常?礙於SEM沒有定量電性量測電流的功能,即使在SEM影像中偵測到異常電壓對比(VC)時,也無法得知異常點是發生在P接面還是N接面?電性異常四大模式(開路、短路、漏電和高阻值)快速判讀大解析
C-AFM 異常

在AI(人工智慧)、HPC(高效能運算)和行動通訊的快速發展下,為了滿足對晶片高效能、低功耗和更小尺寸的需求,製程技術正飛速演進,並逼近物理極限。隨著晶片以3D封裝技術不斷堆疊層數,故障分析的複雜度也與日俱增。

面對高度微縮的晶片,有時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故障分析機台,方能找出失效點。舉例而言,當晶片出現故障,以電性故障分析(Electrical Failure Analysis, 簡稱EFA)發現明顯的亮點,但後續利用電子顯微鏡(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, 簡稱SEM)一路觀察到底層,卻仍看不到異常,這種情況常讓研發工程師們陷入窘境。

這正是導電式原子力顯微鏡(Conductiv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, 簡稱C-AFM)發揮作用的時候。擁有20年歷史的C-AFM量測技術,因為它有描繪出樣品表面形貌(Topography)及量測電流的特性,所以不論是在後段金屬繞線端製程(Back-end)的通孔(via)層次,或是前段電晶體端製程(Front-end)的接觸點(Contact)層次,都可透過C-AFM於一支導電探針擷取電流,大範圍的掃描搜索區域快速找到異常點。本期宜特小學堂將帶您一同深入了解C-AFM的機台操作原理和數據判讀方式,探究其強大而厲害的功能。

C-AFM 異常

C-AFM 異常

  • 一、 速讀C-AFM的原理與應用 

    說到C-AFM就必須先提起它的前身-掃描穿隧顯微鏡(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, 簡稱STM),STM是由兩位瑞士蘇黎世IBM實驗室的科學家Gerd Binnig 和 Heinrich Rohrer所發明,他們在探針與樣品間的微小空隙,利用量子穿隧效應產生的微小電流去探測物質表面的形貌,此項重大發明也因此榮獲198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。同年Gerd Binning、Calvin Quate和Christoph Gerber改用探針的原子與樣品表面原子之間的凡得瓦力(Van der Waals’ force),使懸臂樑產生微細位移,來描繪出樣品的表面樣貌,為原子力顯微鏡(Atomic Force Microscope,簡稱AFM)。而C-AFM即為其中的一項應用延伸。

    速讀導電式原子力顯微鏡 (C-AFM)

    C-AFMAFM原理類似,皆是利用探針針尖與樣品表面原子之間的作用力,呈現樣品表面形貌。但不同之處在於,C-AFM在掃描樣品時,能同步施加偏壓(Bias),再由探針擷取電流得到電流圖(Current map),經過判讀即可發現樣品異常點。

    C-AFM 異常
  • 二、C-AFM的妙用和應用時機

    大部分的情形下,SEM是找尋亮點位置首要的絕佳利器。我們可利用SEM層層觀察試片的金屬線(Metal Line)和閘極(Gate)架構是否異常,也可以在通孔/接觸點(Via/Contact)層次搭配SEM內建的VC (Voltage Contrast,即電壓對比)效果來判斷晶片是否開路(Open)或漏電(Leakage)。但SEM缺乏定量的電性量測電流功能,所以即使偵測到異常VC亮起時,也無法精確得知異常點是往P接面 (P-junction)還是N接面(N-junction)故障。

    從宜特電性故障分析實驗室的經驗發現,因為NMOS本身架構的關係,閘極(gate)對N接面的漏電往往更難從SEM的VC中發現到異常,如圖一(a)SEM圖。然而C-AFM利用樣品載台從試片晶背施加偏壓,由導電探針接收電流,並大範圍掃描,即可檢測此範圍有無異常,並可快速得知異常位置的電性是往P接面、N接面,還是從Bulk(基極)漏電或開路故障,猶如檢測新冠病毒的快篩試劑。若要更精準的PCR核酸檢驗,則可進一步使用奈米探針電性量測( Nano Prober) (延伸閱讀: 名針探精準定位 讓奈米電性量測找出缺陷),對故障點精確定位後再進行材料分析,如雙束聚焦離子束(Dual-Beam FIB,簡稱DB-FIB)或是穿透式電子顯微鏡(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,簡稱TEM)切片分析。這些電性的數據亦可幫助後續材料分析時進行比對和判讀,找出異常點的真因。

    C-AFM 異常 點左邊的黑白圖為(a)SEM顯示圖;右邊兩張圖為(b)C-AFM電流圖,可從亮黑或亮白點中,判讀出樣品電性狀態。

    圖一:最左邊的黑白圖為(a)SEM顯示圖;右邊兩張圖為(b)C-AFM電流圖,可從亮黑或亮白點中,判讀出樣品電性狀態。
    (圖片來源:宜特科技)

    C-AFM 異常 C-AFM在故障分析流程中的最佳量測時機。

    圖二:C-AFM在故障分析流程中的最佳量測時機。
    (圖片來源:宜特科技)

  • 三、帶你快速解讀C-AFM的數據

    解讀C-AFM的數據並不難,只要瞭解PN二極體(PN Diode)的偏壓特性就可以了。當施加正電壓在P區,施加負電壓於N區時,電流可以由P區流到N區,此電壓狀態定義為順向偏壓(Forward Bias),如圖三(a);反之,當施加負電壓於P區,施加正電壓在N區,則為逆向偏壓(Reverse Bias),此情況下並無電流通過此PN接面,如圖三(b)。

    C-AFM異常 故障分析

    圖三:(a)順向偏壓示意圖;(b) 逆向偏壓示意圖。
    (圖片來源:宜特科技)

    根據機台操作定義,從試片晶背施加負偏壓,探針在掃描中能擷取到電流的位置,在電流圖呈現黑色訊號,反之從試片晶背施加正偏壓,則在電流圖呈現白色訊號。從電流範例圖(圖四)看出,當給試片負偏壓時,P接面的接觸點(Contact)亮起黑色(圖四(a));而當給試片正偏壓時,N接面的接觸點(Contact)則亮起白色(圖四(b))。宜特電性分析實驗室亦從豐富C-AFM實際判讀經驗中,為您整理出C-AFM數據判讀表(表一)。

    圖四: (a) 從試片晶背施加負偏壓,P接面Contact亮起(黑色);
    (b) 從試片晶背施加正偏壓,N接面Contact亮起(白色)。
    (圖片來源:宜特科技)

    C-AFM異常 故障分析藉由此表可快速解讀C-AFM數據代表的意義。

    表一:藉由此表可快速解讀C-AFM數據代表的意義。
    (圖片來源:宜特科技)

  • 四、C-AFM的四大案例分享

    從C-AFM異常的電流圖搭配IV曲線(電流對電壓之曲線)量測,可以找出開路(Open)、短路(Short)、漏電(Leakage) 甚至是高阻值(High Resistance)的故障模式,四種模式說明如下:

    (一) 開路(Open)模式:

    正常PMOS的P接面是負偏壓導通,電流圖會亮黑色,IV曲線如圖五(b)的綠線參考位置(Ref)所示;因為目標位置(Target)的Via 2有開路故障(Open Fail)的情形,導致電流無法流經PN接面;C-AFM在Via 3的電流圖則無訊號,而IV曲線如圖五(b)的橘線Target所示。

    圖五: (a)製程開路故障示意圖;(b) C-AFM的I-V曲線結果。
    (圖片來源:宜特科技)

    (二) 短路(Short)模式:

    正常PMOS的P接面是負偏壓導通,電流圖會亮黑色,IV曲線如圖六(b)的Ref 2 (深綠色虛線)所示;正常NMOS的N接面是正偏壓導通,電流圖會亮白色,IV曲線如圖六(b)的Ref 1(淺綠色虛線)所示。圖六(a)的Target 1和Target 2在Metal 2之間有短路故障(Short Fail)情形,導致在Via 2的IV量測皆收到P接面和N接面的訊號,IV曲線如圖六(b)的橘色和黃色線,並重疊在一起,且Via 2的電流圖同時收到亮黑和亮白的訊號。

    圖六: (a) 製程短路故障示意圖;(b) C-AFM的I-V曲線結果。
    (圖片來源:宜特科技)

    (三) 漏電(Leakage)模式:

    正常的閘極(Gate)在C-AFM下是不會偵測到訊號的,如圖七(b)的Ref(綠線) 所示。圖七(a)中異常亮點所在的閘極(Target Gate)因對P接面漏電,導致閘極上方的Via 1在C-AFM的電流圖可以看到亮黑色,而IV曲線則明顯量測到有閘極漏電(Gate Leakage)的狀況,如圖七(b)橘線Target(目標位置)所示。

    圖七: (a) 製程閘極漏電故障示意圖;(b) C-AFM的I-V曲線結果。
    (圖片來源:宜特科技)

    (四) 高阻抗(High Resistance)模式:

    正常NMOS的N接面是正偏壓導通,電流圖會亮白色,IV曲線如圖八(b)的Ref(綠線)所示。圖八(a)中異常點所在區(Target)的Via 2不完全連接到Metal 2,在Via 3的C-AFM電流圖會看到比Ref還要淡的白色,且其IV曲線(見橘線)呈現高阻值特性(圖八(b))。若故障點的阻抗值相較於參考點的阻抗值,兩者若差異不大,在current map上的顏色對比會比較不明顯,除了使用C-AFM的IV曲線量測驗證,也可以使用Nano Prober做更精準的電性量測。

    圖八: (a)製程高阻抗故障示意圖;(b) C-AFM的I-V曲線結果。
    (圖片來源:宜特科技)

希望透過今天小學堂的介紹,可以讓各位更了解C-AFM的強大功能,C-AFM 可以解決SEM 在VC觀測下的盲點(圖一),也可以做大範圍定量的電性鑑定,快速地找到故障位置,加快後續Nano Prober的量測速度,這一強大利器可提供各位在故障分析中無往不利,屢戰屢勝。

如果您對C-AFM其他應用領域感興趣,也歡迎參考之前的小學堂文章(延伸閱讀:CIS晶片遇到異常 求助無門 怎麼辦?)。了解C-AFM如何應用在結構較薄、3D堆疊特殊的CMOS影像感測器(CMOS Image Sensor,簡稱CIS)晶片的故障分析中。

本文與各位長久以來支持宜特的您分享經驗,若您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細節,歡迎洽詢+886-3-579-9909 分機6699 許小姐│Email: EFA@istgroup.commarketing_tw@istgroup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