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佈日期:2022/3/24PFIB去層
發佈單位:iST宜特
您擔心您的樣品在delayer過程傷到目標區嗎?
您擔心您的樣品研磨時均勻性不佳,影響觀察重點嗎?
一般而言,在執行IC異常點物性分析前,會先進行樣品製備(sample preparation),透過雷射開蓋與一般研磨(grinding)手法進行開蓋(decap)與去層(delayer),將樣品去黑膠研磨至欲檢測的位置。
然而製程隨著摩爾定律演進,不斷縮小的趨勢下,更先進的設計和複雜的3D架構伴隨金屬導線(interconnect)層數增加,且層與層間的厚度持續微縮,加上不斷引進新材料,讓金屬導線和電晶體結構更加複雜,將導致若IC發生異常,需進行故障分析時,遠比以往都更具挑戰性。
特別是先進製程/記憶體晶片的樣品異常點(Defect)若過於分散,若想顧及每個位置,一般研磨(grinding)手法進行去層(delayer)風險較高,可能無法兼顧,該如何處理?
本期宜特小學堂,將與您分享一項強大的分析工具「電漿聚焦離子束顯微鏡Plasma FIB(Helios 5 PFIB UXe),簡稱PFIB)」,不僅擁有Dual-Beam FIB雙槍設計,可以邊切邊拍,更重要的是,針對大範圍的結構觀察,不僅可完整呈現欲觀察之結構,蝕刻效率更是傳統Dual-Beam FIB的20倍以上,可有效縮短分析速率。
PFIB去層
- 具備停點偵測機制(End point monitor),加上SEM影像及時輔助,可精準判斷去層的停點位置。
- 藉由電漿加上氣體輔助蝕刻反應,可提供大面積均勻的去層結果。
傳統研磨 delayer | P-FIB delayer | |
---|---|---|
去層範圍 | 大 | 相對小 (~200um*200um) |
定點去層分析 | 難度高 | 相對容易,機台內即可定位 |
損傷範圍 | 大 (機械應力) | 可控制(離子束損傷) |
局部均勻性 | 相對低 | 佳(w/ 氣體輔助蝕刻) |
操作者經驗 | 高度仰賴操作者經驗 | 容易SOP化 |
表一: 傳統研磨及PFIB 兩種 delayer 方式比較
案例一: PFIB如何克服一般研磨樣品均勻性不佳
案例二: PFIB如何解決去層(delayer)去過頭以致誤傷目標區的狀況?
案例三: 先進製程的微結構大面積逐層去除
目前宜特已經有執行包括7奈米及5奈米節點(node)半導體元件/3D NAND記憶體的PFIB delayer分析經驗,若您有任何IC異常狀況不知如何分析,或是對相關知識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細節,歡迎洽詢+886-3-579-9909 分機6166 林博士/Weijui │ Email: web_ma@istgroup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