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佈日期:2021/9/28SEM BSE偵測
發佈單位:iST宜特
待測樣品為多層結構,但SEM影像卻分辨不出各層材質
已知IC有異常狀況,層層Delayer後,藉由SEM分析,卻什麼異常都看不到?
上述問題,或多或少您都有遇到過。一般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(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,簡稱SEM)在設備極限下,容易遇到解析度不夠好、材質對比差的狀態,導致明明已經通過電性量測發現有熱點異常(Hot Spot),卻在實際利用SEM檢測時,卻找不到到底異常點出現在IC的哪一層裡。
您的心聲宜特都聽到了! 如何解決此議題? 就靠背向散射電子偵測器(Backscattered Electron,簡稱BSE)來處理! 什麼是SEM BSE呢? SEM是藉由樣品表面被電子束激發之二次電子(Secondary Electron,簡稱SE)與背向散射電子(Backscattered Electron,簡稱BSE)來成像,以往的SEM設備僅有二次電子偵測器,故僅能呈現SE影像,宜特在去年特別引進背向散射電子偵測器(YAG BSE Detector),能呈現BSE影像,更易協助客戶找到異常點。一年多來已協助客戶解決超過400項案件。
本期小學堂,我們將介紹SEM BSE偵測器的三大特色給您。
SEM BSE偵測
一、材質對比佳,明暗對比明顯
二、 較能得到深層影像,適合觀察IC底層異常點
入射電子與原子核產生彈性碰撞後,能量幾乎無損失,故背向散射電子能量遠大於二次電子能量,因此較深層之背向散射電子具足夠能量脫離樣品,而進入BSE探測器成像,故相較二次電子影像,背向散射電子為較深層影像。
圖五:BSE影像適於觀察FinFET結構之下層線路,可避免去層(delayer)過頭的風險
圖六:BSE易穿透液態載台之氮化矽薄膜,且材質對比強烈,有助於觀察研磨液顆粒(延伸閱讀:液態材料的缺陷,如何用SEM檢測? )
三、 不易電荷累積,導電性不佳之樣品仍可得順利成像
二次電子為淺層訊號,容易在樣品表面產生電荷累積,相較背向散射電子為深層訊號,較不易造成表面電荷累積;因此,即便樣品導電性不佳,或是未經過導電鍍層(coating)處理,仍能順利成像。
圖七:導電性不佳之樣品,透過BSE偵測器,即能夠順利成像
圖八:SE影像容易累積電荷,造成亮暗不均,接圖後,會產生方格子馬賽克;而BSE影像則不會有此現象 (延伸閱讀:如何利用SEM全視界影像技術,逆向透視奈米等級製程,避免侵權?)
本文與各位長久以來支持宜特的您,分享經驗,若您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細節,歡迎洽詢+886-3-5799909 分機6641 陳先生│ Email: web_pfa@istgroup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