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技術文庫 關於TEM材料分析你不知道的事,五大案例揭開TEM的暗黑功能

關於TEM材料分析你不知道的事,五大案例揭開TEM的暗黑功能

發佈日期:2023/7/27 TEM暗場影像
發佈單位:iST宜特

鮑忠興博士,人稱鮑博,但他笑稱自己為「鮑伯」,享譽國內外的材料分析專家。40多年來深耕於T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的研究。著有《近代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實務》一書,只要研讀過穿透式電鏡的初學者和工程師很難不認識他。這40多年間,鮑博使用過的TEM型號高達十幾種,分析過的材料也遍及金屬、精密陶瓷、半導體元件、生醫材料,以及玉石和汝窯等古物。這次,見證了TEM進化史的鮑博,將集結他的畢生功力,用最生活化口語的方式,為你開講!

TEM暗場影像

TEM鮮為人知卻非常好用的功能,你都知道嗎?
如何從TEM至少8種影像分析技術中選擇與組合,以達成有效率又有效的材料分析?
TEM暗場影像

穿透式電子顯微鏡(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, TEM)是廿世紀中葉以來研發奈米材料的最重要材料分析儀器,可以同時分析奈米材料的大小與形貌,晶體結構,和成份至約二奈米的範圍,2015年後甚至同時到達原子級的解析度。1990年以前,TEM依其主要功能被劃分成三大類型:傳統TEM (conventional TEM, CTEM),分析式TEM(analytic TEM, AEM),和高分辨TEM(high-resolution TEM, HRTEM) [1 ~ 5]

如今TEM的性能與功能已遠超1990年代的TEM。現代TEM都兼具優於0.2奈米高分辨和STEM的功能。現今一般商售TEM/STEM系統擁有的常用材料分析技術如圖1所示[6],依廠牌和選配的不同,至少都有8種影像分析技術和有5種繞射分析技術,EDS和EELS成份分析則都是以能譜影像(spectrum image)技術為主,後續資料處理再萃取出局部微區的能譜,分析其對應的組成元素,或直線濃度變化曲線(line profiles),或元素映像圖(elemental map)。面對如此多的分析技術,如何選擇與組合,才能進行有效率的有效TEM材料分析呢?

TEM暗場影像

圖1: 現代TEM/STEM系統擁有的常用材料分析技術。粉紅色區塊的TEM分析技術只有少數特殊TEM實驗室擁有。[6]

目前大部份的分析以TEM/STEM明場影像(Bright Field, 簡稱BF)、STEM暗場影像(Dark Field, 簡稱DF)、高分辨影像(High Resolution, 簡稱HRTEM),和EDS成份分析的組合為主。這樣的TEM分析技術組合已能滿足目前絕大多數半導體元件分析的需求。TEM材料分析產業的TEM工程師也在例行性的工作環境中,對這幾種分析技術熟練到了相當的境界。本文不探討這些常用TEM分析技術,而將討論一些較不一樣的材料分析案例,及其是如何選用不同的TEM分析技術來完成分析的需求。這些TEM分析技術,未來在其他半導體材料系統或其他材料系統都有可能會用得到。

TEM暗場影像

TEM暗場影像

一、揭開暗黑騎士的特異功能,TEM暗場影像案例分享

目前的TEM分析常用到STEM暗場影像,但是很少用到TEM暗場影像。同是暗場影像,但是二者的影像對比主宰機構不同,STEM暗場影像以原子序對比為主,繞射對比為輔,而TEM暗場影像的對比機構則是以繞射對比為主。接下來的四個案例,闡述TEM暗場影像在這類型材料分析的優點。

  • 案例一:明場影像看不清楚的奈米晶粒,換成TEM中央暗場影像即粒粒分明

    當多晶材料的晶粒數倍小於試片厚度時,TEM明場影像中的晶粒將會重疊,很難分清楚界線,導致量測晶粒大小的困難。若改用TEM中央暗場(center dark field, 簡稱CDF)影像,雖只有部分的晶粒成像,但是原本在TEM明場影像中重疊而不可分清楚的晶粒,即可變成粒粒分明,如圖2所示。另外,因為這些晶粒的組成相同,若用STEM 高角度環形暗場 (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, 簡稱HAADF),晶粒的亮度會幾乎一樣,導致無法區別個別晶粒的大小。

    TEM中央暗場 TEM暗場

    圖2: 奈米材料的TEM影像。(a)TEM BF影像;(b)&(c)TEM CDF影像。

  • 案例二:TEM中央暗場影像下,清楚的非晶質雷射標記

    在某些特別的材料系統,使用CDF影像拍攝非晶質相有其獨特的優點。以DVD (digital versatile disc)光碟片為例, DVD的紀錄層是一層由奈米晶粒構成的金屬薄膜層,用適當能量的雷射光束掃描特定位置之後,即在金屬薄膜層上形成一些非晶質的雷射標記。由於非晶質相和奈米晶粒金屬相對雷射光的反射率不同,這些不同長度的雷射標記可以編譯成影音訊號或電腦的存儲資料。

    圖3顯示一組DVD紀錄層的TEM分析影像和對應的選區繞射圖案(selected area diffraction pattern, 簡稱SADP),圖3(b)的SADP中黃色箭頭指處的擴散型繞射環來自非晶質相的雷射標記,其他直徑較大的繞射環則是來自奈米金屬晶體的繞射環。選用最小的物鏡光圈,大小如SADP中的紅色圓圈,讓部份第一環(擴散環)和部份第二環的繞射電子通過成像,形成如圖3(c)的CDF影像。此CDF影像中的明亮相可區分為二類型,白色的奈米晶粒和灰色的雷射標記。記錄層中的奈米晶粒,當其所屬的繞射點通過物鏡光圈則呈白色,所屬的繞射點沒有通過物鏡光圈的則呈黑色。非晶質相雷射標記則全部呈灰色,而且亮度幾乎都相同。因為影像對比的關係,雷射標記的輪廓在圖3(c)中比在圖3(a)中更明顯。

    TEM暗場影像 TEM DF

    圖3: DVD光碟片紀錄層的TEM分析。(a)BF像;(b)對應的SADP;(c)CDF像。[7]

  • 案例三:藉TEM中央暗場影像,可從材料分佈判斷出非晶質相

    用氣溶膠沈積法(aerosol deposition)沉積的鈦酸鋇厚膜,經X光繞射(XRD)分析後,鑑定出在剛沈積(as deposited)的鈦酸鋇厚膜中有非晶質相的存在,經過高溫退火處理後,這些非晶質相全部結晶化。從TEM明場影像可以估算大部分的晶粒小於50奈米,但是無法鑑定非晶質相的分佈情形,是均勻分佈的?還是局部集中的?

    從SADP中,確實可以依稀看到在剛沈積的鈦酸鋇厚膜試片中,有對應非晶質相的擴散繞射環(圖4(c)中綠色箭頭指處),而在退火處理後的鈦酸鋇厚膜試片,此擴散繞射環完全消失。選用此擴散繞射環形成圖4(b)的中央暗場像,可以看一片霧狀區域。綜合類似的結果,我們可以推論剛沈積的鈦酸鋇厚膜中,少量的鈦酸鋇以非晶質相均勻地分佈於晶粒之間,也就是說這些鈦酸鋇晶界是非晶質相。

    TEM暗場影像 TEM DF

    圖4: 氣溶膠沈積法沈積鈦酸鋇厚膜的TEM明場影像、中央暗場影像,和電子繞射圖案與強度分佈圖。(a)(b)(c)為剛沉積的鈦酸鋇厚膜試片;(d)(e)(f) 為退火熱處理後的鈦酸鋇厚膜試片。

  • 案例四:TEM中央暗場影像中的空錐影像,可分析出材料方位結構

    某些材料具有紋理結構(texture structure),例如木材的紋路。具有紋理結構的材料,其機械性質和物理性質皆具有方向性。鋼材經過冷軋後,其晶粒會沿著滾壓方向拉長延伸,同時某特定{h1 k1 l1}晶面族會平行或接近平行鋼材的表面,以降低整個材料系統的能量。自然界中,天然形成的和闐玉的晶粒在奈米尺寸範圍,同時也具有紋理結構,如圖5(a)TEM明場像所示,其晶粒近似透鏡狀,長軸約300 ~ 600奈米而短軸約50 ~ 100奈米。這些透鏡狀晶粒的長軸並非任意方向排列,而是沿在某一範圍的方向,如圖5(a)的明場影像和SADP圖所示。用物鏡光圈(圖5(a)SADP內的黃色圓圈)選用局部繞射點形成中央暗場像,則貢獻至通過物鏡的繞射點的晶粒在中央暗場像中以明亮相呈現,如圖5(b)所示。如果再用空錐(hollow cone, 簡稱HC)影像成像法[8, 9],可以一次將所有紋理結構的晶粒同時以明亮相呈現,如圖5(c)所示。

    TEM暗場影像 TEM DF TEM中央暗場影像中的空錐影像

    圖5: 和闐玉的(a)TEM明場影像,(b)中央暗場影像,(c)空錐暗場影像。

    空錐影像是一種特殊的TEM中央暗場像成像技術,適當地運用空錐影像可以將奈米多晶銅材的{111},{002},{220}等{hi ki li}的晶粒分別成像,分析該銅材是優選方位(preferred orientation)結構,或是等方位(isotropic)結構,這類型的銅材分析在三維積體電路和多層印刷電路板非常重要。目前銅材的晶粒方向分析以電子背向散射繞射技術 (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, 簡稱EBSD) 為主(延伸閱讀:想確保半導體先進封裝可靠度? 材料晶體結構你掌握到了嗎?,當晶粒小於50奈米之後,則使用穿透式菊池繞射(Transmitted Kikuchi Diffraction , 簡稱TKD)技術分析。預計當晶粒小於20奈米之後,則必須使用HC影像分析。

    材料科學小知識

    {h1 k1 l1}晶面族:
    h k l是用來表示晶體方向與晶面的一種指數,稱為米勒指標(Miller index),是晶體學(Crystallography)中用來確定固體中原子或離子排列方式的一種表示法。表示某一晶向,例如: <1 0 0>, <0 1 0>, <0 0 1>等,而[h k l]則表示晶向族,亦即,[1 0 0]代表<1 0 0>, <0 1 0>, <0 0 1>。同理,(h k l)表示某一晶面,{h k l}表示晶面族。

二、去蕪存菁,傅立葉過濾HRTEM影像案例分享

除了上述提及的單一以TEM中央暗場影像優化材料分析的四大案例,接下來將分享TEM的組合應用案例-以HRTEM搭配傅立葉過濾的技術,改進影像品質。

半導體元件某些重要結構的關鍵尺寸只有數奈米到數十奈米大小,例如閘極氧化層,量子阱等等,這些關鍵特徵物都需要用優於0.2奈米解析度的影像技術分析。現代化的TEM機台,在經過微細調機之後都能提供此解析度的影像技術,這類原子級影像解析技術稱之為高分辨TEM(HRTEM)技術。

拍攝高品質HRTEM影像的第一要素就是試片要夠薄,最好在20 ~ 60 奈米之間。試片厚度愈大,色差現象(chromatic aberration)將導致HRTEM影像愈模糊,原子點和原子點之間亦將存在著愈多高強度的高頻雜訊,如圖6中左圖所示。改進此類HRTEM影像品質的最簡單方法就是使用傅立葉過濾技術。如圖6所示,對原始HRTEM影像取傅立葉轉換(Fast Fourier Transform, 簡稱FFT)圖案後,利用軟體內建的矩陣式光罩(mask),濾去 「繞射點」之間的雜訊,再做逆傅立葉運算得傅立葉過濾影像(圖6右圖)。如此操作後,可看出二張HRTEM影像中原子點的清晰度有明顯的差別。

TEM暗場影像 TEM DF 典型HRTEM影像傅立葉過濾程序。傅立葉運算HRTEM影像得一組傅立葉轉換圖案,添加一組矩陣光罩,逆傅立葉運算得傅立葉過濾HRTEM影像。

圖6: 典型HRTEM影像傅立葉過濾程序。傅立葉運算HRTEM影像得一組傅立葉轉換圖案,添加一組矩陣光罩,逆傅立葉運算得傅立葉過濾HRTEM影像。

而正確的光罩設定是傅立葉過濾運算過程中一重要的環節,不正確的光罩設定將會在濾去雜訊的同時濾去一些晶體的微細結構,使過濾後的HRTEM影像失真。圖7(a)中的HRTEM影像中包含一寬度約 3.3奈米的平面型晶體缺陷(或第二相),此晶體缺陷從左下方到右上方共有三個帶狀區,每一帶狀區的寬度僅有三層原子(約1.0奈米)。從此HRTEM影像的FFT圖案可以清楚看到,除了對應晶格面的繞射點外,還有一些從這些繞射點往特定方向延伸的條紋(streaks)。只用一組矩陣光罩選定所有繞射點(圖7(e)),過濾的HRTEM影像將如圖7(b)所示。很明顯的,在雙白箭頭標示的位置,平面型晶體缺陷的邊界消失不見,三個帶狀區域只剩下一個。如果在一組矩陣光罩後,再加上二組額外的光罩,如圖7(f)中白色和黃色箭頭所標示,將條紋包含在內,則過濾的HRTEM影像將如圖7(c)所示,保留較多的微細結構。

圖7: 包含一平面型晶體缺陷的HRTEM影像。原始HRTEM影像(a)與其傅立葉轉換(FFT)圖案(d);單一組矩陣光罩過濾的HRTEM影像(b)與其傅立葉轉換圖案與光罩(e) ;複合型光罩過濾的HRTEM影像(c)與其傅立葉轉換圖案與光罩(f)。

本文討論四種不同類型的TEM中央暗場影像分析技術,和一種HRTEM影像過濾分析技術,這些分析技術各有其對應要解決的材料問題。宜特科技的TEM材料分析實驗室,針對涵蓋更廣的材料領域,搭配現行常用的TEM/STEM明場影像、STEM暗場影像、高分辨影像(HRTEM),EDS成份分析等(S)TEM分析技術,提供有效的和有效率的TEM材料分析服務。

如同健康檢查和醫療一樣,囿於有限的醫療資源和經濟問題,一般人不可能隨便來個從頭到腳,從皮膚表層到內臟的全套檢查,主要都是針對身體不適的現象進行相關項目的檢查。半導體產業的TEM材料分析項目的選擇也是針對製程改善的需求,才不會因為進行無用的分析,浪費資源而降低效率。

宜特材料分析實驗室在半導體製程、先進封裝領域上耕耘已久,有相當豐富的經驗與成功案例。本文與長久支持宜特的您分享,若有相關需求,或是對相關知識想要更進一步了解,歡迎洽詢 marketing_tw@istgroup.com

參考文獻:

[1] David B. Williams and C. Barry Carter,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, Microscopy, part 1, Plenum Press, New York (2007).
[2] J. W. Edington, in Practical Electron Microscopy in Materials Science, published by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, New York (1976).
[3] Joseph I. Goldstein, in Practic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, edited by Joseph I. Goldstein and Harvey Yakowitz, Plenum Press, New York, 3rd edition (1977).
[4] Gianluigi Botton, “Analytical Electron Microscopy” in Science of Microscopy, edited by Peter Hawkes and John C. Spence, Chapter 4, 273-405 (2007).
[5] John C. H. Spence, High-Resolution Electron Microscopy, 2nd edition, New York,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Inc. (1988).
[6] 鮑忠興,淺談TEM分析上常見的主要困惑,科儀新知(2022)。
[7] 鮑忠興和劉思謙,「近代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實務」,第二版,台中,滄海書局(2012)。
[8] J. S. Bow “Analysis of Co-deposited Ti-Hf Thin Film on (0001)6H-SiC by HRTEM, Energy-selected and Hollow Cone Images,” Proc. Micro. Soc. Amer., 978-79 (1994).
[9] Chun-Ying Tsai, Yuan-Chih Chang, Ivan Lobato, Dirk Van Dyck & Fu-Rong Chen, “Hollow Cone Electron Imaging for Single Particle 3D Reconstruction of Proteins,” Scientific Reports, Vol. 6, 27701 (2016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