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階TEM試片費用高昂,但異質材料堆疊的接合問題偏偏又需要原子級的分析,有沒有什麼辦法兼顧成本和需求?本文將以兩案例說明,如何運用傅立葉過濾技術,以相對低的成本提升TEM試片的HRTEM影像品質,探索原子級異質晶體界面分析…

先進封裝材料百百種,多數材料特性都與「熱」脫離不了關係,到底熱特性對元件壽命與穩定性影響有多大?如何運用熱分析工具量測熱特性數值呢?

電競產業好夯,但最重要的螢幕動態顯示規格,包括了MPRT和GTG兩種截然不同的規格,讓消費者於購買時易產生混淆。有鑒於此,2022年推出的VESA ClearMR認證,如何定義動態畫面的模糊比例?又有什麼測試重點呢?


當主流的半導體材料-矽(Si)無法滿足高速傳輸、大電壓的需求時,找出最佳的寬能隙材料替代刻不容緩,但該如何量測能隙?選出寬能隙材料後,晶體堆疊瑕疵又該如何觀察呢?

USB Type-C將檔案、影像輸出與充電功能合而為一,儼然成為當今主流。市場也傳言下一代蘋果手機iPhone 15系列,將改USB Type-C傳輸埠,捨棄Lightning介面。各大廠牌也因應推出了多功能的USB Type-C 顯示器產品,但隨之而來的相容性問題,如何找出問題點?